设创人物丨从抽象到贯通,专访辛向阳教授
辛向阳 教授
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
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博士
1971年生人,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获设计哲学博士,有着跨多个学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提出了交互设计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创办了中国首个交互设计专业。
他同时还是XXY Innovation 创始人,技术转化与组织转型趋势联盟(ATOT)理事长,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服务设计大会主席,中国服务设计人才与机构认定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交互设计大赛 IXDA、日本 G-Mark、红星奖等大赛评委。
因在交互、体验、服务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曾获国际交互设计协会“交互设计未来之声”年度大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四⼗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设计70人”等荣誉称号。
2021年辛向阳正式加入同济大学,成为设计创意学院的长聘特聘教授,在采访中他提到:“过去在江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我是开车的,现在我想要坐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最新的QS排名中已位列全球第十,在全球艺术设计学院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未来,辛向阳也表示基于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同济设计有责任也有潜力做到引领世界。依托同济设计学科平台,辛向阳将持续致力设计思维辅助决策的研究,为设计学科做出新的贡献。
早年间,辛向阳从卡耐基梅隆大学留学归来,率先在国内引入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由此,在各个媒体报道中辛向阳被冠以“中国交互设计教父”的称号。但他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交互设计只是业余爱好,目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在组织和战略设计。本次采访将重点关注辛向阳教授的几大研究方向,从理论到实践挖掘背后的思考。
#设计哲学
设计哲学是什么?设计哲学如何指导设计实践?
Q:您如何理解设计哲学?
A:每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都应该经过哲学的训练,但不同的是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现象和经验基础,作为哲学抽象的素材来源,会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和研究不同的问题,这些个性化的视角也是不同的领域经历和经验抽象结果的表现。简单来说,设计师的实践经验是设计哲学存在的前提,也是设计哲学独特魅力的基础。Q:您的介绍中设计哲学似乎被解读为学术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设计哲学又好像是一个有着明确学术脉络体系的领域,例如设计创意学院开设的设计哲学的课程,它涵盖了从Dewey、McKeon到Buchanan,设计哲学名词背后是否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地图?
A:同济设计哲学的这套体系也是我在念书时接受的体系,是由Buchanan教授建立和推广的。设计哲学的背后的确可以有一个概念地图,我们在讲哲学时,你会想到Dewey、McKeon,这和我刚才讲到设计哲学的理解并不冲突。学术的多样性恰恰需要我们对一个概念产生不同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术的发展。例如刚才提到的三位学者,我们可以用设计哲学的角度理解他们三者的关系,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进行理解,比如从教育学的角度。对这一件事情的不同理解是学术进步的一个体现,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基于不同的经验对同一个概念进行理解,也可以用这个概念解释不同的事,这些都是学术的一部分。我个人特别不愿意看到是对于一个概念或事物我们只有唯一的阐释或结论。在社科领域要想学术进步一定是基于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马兰湖沙漠治理---辛向阳老师新的实践经历—组织创新
A:确实是存在差异的。过去我也有参加一些哲学会议的经历,我个人对于哲学研究的印象是,这些学术成果都需要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我的经验来自于设计,现在我们讲了很多大设计,从传统的产品到现在的服务设计,甚至到国家层面的社会治理。从这些实践中提炼出哲学层面的研究成果,首先是看研究者是否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第二是看在实践过程中是否发现了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困惑点,例如做政策设计时,你需要去发现这个政策和那个政策之间的区别,可能是多方面、多属性、多要素的差别;在做椅子设计时,你能明确这把椅子和那把椅子相比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材质、造型、支撑结构、色彩等等。从政策设计到椅子设计,它们可能共享着一些相同的设计原则,本质上可能都有人性的问题,如果你能把这些事情条理清晰地解读出来,那我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哲学的过程。层层的抽象,是超脱原始经验素材的过程,把经验凝练为符号和理论,你会发现抽象的层次越高,越接近基础哲学。我认为哲学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经验转化为符号的过程,所以我目前也在规划一本新书关于设计哲学实践,哲学不应该成为极少数学者才可以谈论的话题,当然,如果把哲学比作料理,每个人都能做饭,但大厨并不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哲学能力,但是成为研究哲学的学者或哲学家仍应是少数。
哲学,一个既古老又时髦,看似复杂(严谨学术过程)其实又很简单(学术的态度)的学科,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认清交互设计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本质,包括设计对象的本质属性(What)、判断标准(Why)和设计方法(How)——交互设计的哲学思考,《设计》,2014
Q:设计哲学作为一个相对抽象、凝练的原则或理论,它如何能跳过GAP指导具体的实践?
A:现在很多设计公司都喜欢出去做演讲,早些年(可能十年之前)设计公司做演讲喜欢讲自己的案例,但现在你会发现很多设计公司包括企业的设计师出去演讲,他喜欢讲方法。从案例到方法其实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飞利浦、IBM、IDEO等企业都会讲设计流程和方法,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它们的流程方法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它们本身做的事情就有所区别,这就是抽象过程的体现。我希望在我的新书中具体就“哲学实践”展开,希望读者在看到这个概念后会对设计哲学产生全新的思考。
02
服务设计
什么是服务设计的核心?如何做好服务设计?
Q:您对于服务设计的定义是什么?之前看到您对于Design Thinking的定义包括Adaption、Negotiation等特征点,那么对于服务设计而言,它的特征点是什么?
A:这些年服务设计在国内广受关注,最大的原因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50%。这一发展也得益于国家的政策,目前的一个导向是教育科研有四个面向,其中一个面向就是面向经济主战场,那么面对超过50%体量的第三产业服务经济,设计作为一个学科要想对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要去理解这个第三产业,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机会。
依托庞大的第三产业经济
发展服务设计既是责任也是机会
第三产业其实包含了很多类型,包括文旅、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在去年同济大学一个会议上我特意提到了教育,很多老师讲服务设计最好要参与到公共服务中,那么别忘了教育就是公共服务,那么我们有没有用服务的理念来做好我们的教育呢?我们有没有把我们任何一个不管是硕士还是本科的课程体系当作一个产品?孩子们使用这个产品之后,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产品也可以叫Journey(旅程),我们是否有好好思考过学生在其中的体验?不瞒你说,我在国内见过太多做教育的,做人才培养方案的都在填表,一个全国基本统一的表格,把通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思政课填入各个学期,以excel的方式呈现。在这些表格之外,我们更需要去考虑的是学生需要获得哪些能力,获得哪些经验?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应该如何一步步循序渐进?从目标反推具体的课程,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填表。
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参与教育
把课程作为产品 思考学生在其中的体验
除了教育第三产业还涵盖了很多不同的行业,酒店、交通、医疗等等,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行业服务设计会有一些具体的方法,但同时针对整个第三产业,服务设计也应当有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方法论,这一块的内容是目前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我觉得包豪斯非常有意思的点在于,虽然它的教学大纲来自一百多年之前,但基于那个教学体系你可以做家具、汽车甚至建筑,你会发现工业2.0时代的所有东西你都可以做,包豪斯所教授的是工业2.0时代下的共性技术。很多人关注包豪斯可能关注的是它的八卦图,但没有关注它的哲学特征。那对于服务设计而言,是否也存在读完服务设计的哪几门之后,学生可以去做教育,也可以去做文旅,可以做酒店管理等等,这里面还存在大量需要研究的空白。我们需要去考虑connection(关联)和consequence(后果),比如我们讲customer journey其实是在讲事情应该按照这个流程去做,在这个流程的每一步应该有一些资源、触点能支持他们做这些事,当我把流程换掉之后就会发现不同的流程带来不同的结果,这个consequence包括用户维度(如客户满意度)、企业维度(如利润率),而流程的改变本质上是connection的改变。也就是说逻辑关系的改变造成了结果的转变,我们需要分析这种结构,前后联结的结构和最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有的服务设计都可以围绕着这个共性特征展开。
考虑服务设计的两大核心:Connection(关联)和Consequence(后果)
Q:服务设计作为您最主要的研究点之一,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在这个领域之下的具体兴趣点和最新的研究方向吗?
A:服务设计确实是大家赋予我的一个符号或者标签,包括交互设计。在之前的采访中我也说过这两件事情现在对于我来说只能算一个兴趣爱好。早些年,中国的交互设计相对起步较晚,我做的很多工作算是我对国内补缺补差的一个推动作用,算不上太多的研究。我不能说没做研究,但是交互和服务的很多核心理念和经验基础并不是我建构的,只能说我打了一个时间差,算是我从国外学习回来之后,希望对国内的一点点回报而已。我现在真的研究的点是偏向战略和组织设计,这也是我目前实践的主要方向。
03
新技术,设计未来
面对涌现的新技术,我们需要做什么?
Q: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也在逐渐渗透到设计领域,请问您是否已经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您的设计研究中?
A:现在没有,但在接近20年前我的博士毕业论文中用过一些,没有继续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当时的技术远没有现在成熟,虽然原理可能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是我的数学没有那么好。当时一位指导我的导师很想让我走那个方向,他本身也是形态文法(Shape Grammar)的先驱。当时论文中我用形态文法的方法做了一些中国传统明清时期椅子形态的提炼,之后快速生成了大概有4608个。这也和现在很多老师做的品牌DNA相类似,运用关键案例提取主要特征参数,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这种方法在汽车品牌家族化设计中运用的尤其广泛。其实我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接触过,当时是在2000年,课程是关于平面设计中的自动排版问题,用给定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排版,在原理上它和前几年阿里推出的鲁班系统是一致的,但后者拥有庞大的数据集、图片库以及市场需求,这是二十多年前所不具备的。我一点都不担心人工智能,我希望人工智能能真正解放劳动力,剩下的时间让我们享受生活不好吗?有更多有意义的事值得我们去做,也有很多生活需要我们去享受。Q:您如何看待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A:人工智能会取代20世纪的设计,但它还取代不了21世纪的设计。21世纪的设计正在被重新定义和解读,我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结为组织和战略的问题,这一部分问题也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解决的。组织与战略的另一大问题是其复杂性,这个复杂性不限于问题叠加造成复杂,更多来自于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我还想重点提一下组织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目标、理念、使命、愿景。目前组织中的日常运营问题在20世纪的管理学研究中已经可以被妥善的解决,从供应链到生产管理。但你会发现在最近这一、二十年的时间内,已经发展出了很多新兴社会组织类型,有Public Sector、NGO、各种私人企业,还有新型的,比如网红经济,这些是商业吗?如果是商业的话,过去的企业管理经验似乎对于这种新兴社会组织类型并不适用,那么整个社会中有这么多微观的细胞组织单元,我们的设计、设计教育是否也应该相应做出变化。
我现在给很多企业做咨询其实都和组织战略相关,最近有一个项目是重新规划一家材料企业的技术路线,其中涉及的一方面是技术的问题,重点是技术储备和技术指向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竞争策略;另一方面是平衡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实现长远竞争力的问题,具体就涉及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也直接和意义(Meaning)相联系。Q:您觉得在这个背景之下,设计师或设计学生应该掌握怎样的技能?
A:同学应该多“八卦”,这里的八卦指的是多关心社会,多看新闻,关心科技、经济、政治,看到多了你就能意识、发现原本不相关东西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某种意义上看新闻也能帮助我们建构逻辑思维的能力。
图片 / 讲者提供
采访 撰文 / 孙哲
排版 编辑 / 榴莲
责编 / 雪青